十一月二十四日凌晨四时三十分,载着无数人的希冀,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,踏上了征程。它是探月工程的第六个任务,也是目前为止我国航天领域最复杂和最困难的任务之一。
伴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,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向世界打开了合作之门,在此前的嫦娥四号探月任务中,就包括了荷兰、德国、瑞典和沙特等国家的科学家参与研发的4个科学载荷。美国宇航局月球探测轨道(LRO)小组在嫦娥四号发射前与嫦娥四号的工程队科学家进行了密切沟通,商讨利用美方LRO卫星对月球轨道上LRO卫星进行观测,以开展科学研究。因此,美方向中方提供了LRO卫星的轨道数据,中方为LRO小组提供了着陆时间和着陆地点。同时,中国宇航局也表示,愿意与各国航天机构、空间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太空探索爱好者一起努力,探索太空的奥秘。
说到这些成就,我们又必须回到中国航天技术的起点。在2004年,嫦娥1号顺利探月工程被命名为“嫦娥工程”;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,在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,就此拉开了中国探索月球的序幕,首次实现零窗口发射。
毫无疑问,这是我国航天技术上的重大突破,可就在嫦娥一号发射之际,一位来自山东的男子坐飞机赶到西昌,在西昌旅行社门口拉起一个横幅:祝贺中华“嫦一”探月,期待“嫦一”商标“出嫁”,原来是蹭嫦娥一号的热度,该男子注册了嫦娥一号的商标。
该男子叫杨佳霖,在2004年,他得知国家正式批准绕月计划,并将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时,他就看到了这一商机。杨佳霖表示,他已将“嫦娥一号”成功注册为商标,并计划在化妆品类产品中使用,因为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美丽的神话,嫦娥的美丽也为世人所知,因此,他认为“嫦娥一号”商标适合于化妆品。他在为“嫦娥一号”注册商标寻找买家,要价高达两百万元。
据媒体报道,“嫦娥一号”商标被300多家企业和个人抢注,有的抢注成功,有的则多家企业和个人抢注失败。许多专业的“商标炒手”盯着即将发射的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“嫦娥一号”,纷纷向各商标代理机构咨询,打算借此大手笔布局,随着“月球经济”的升温,出现抢注“嫦娥一号”商标的现象,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,即“疯狂”。
真没想到嫦娥一号竟然真的注册成功了,不过,也有专业人士表示,由于嫦娥一号属于国家资源,如果在嫦娥一号发射前三年进行注册,就有可能注册成功,但是现在嫦娥一号事件举世闻名,已成为国家资源,因此商标抢注成功的可能性不大,对于其他一些涉月商标,相关部门也应严格审查。
“嫦娥5号”发射成功后,不知道还有多少企业家跃跃欲试,但
商标注册还是要考虑商标是否与产品特性、企业文化理念、品牌理念、商品类别的销售理念等因素相匹配。盲从地申请注册“蹭热度”商标,毕竟并非长久之计,只有符合商品文化理念的商标才能为企业创牌添砖加瓦。